近年来,随着《河神》《法医秦明》《鬼吹灯》《太子妃升职记》《余罪》《最好的我们》等大制作网剧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并开始不断获得广泛认可,我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网剧不仅越来越热,而且正日渐主流化。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平台的付费用户已高达7500万,而这个数字在2017年的9月中旬已经突破了一个亿。在这些付费用户中,有超过50%的人是为了网剧才购买的会员。而据预估,2017网剧整体版权交易规模将超过纯电视剧市场的规模。
网剧独有的优势及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人士的加入,让很多人喊出“网剧已进入黄金时代”的热切呼唤。
从五毛特效,粗制滥造的网络段子,到超越屏幕,炙手可热的影视界“最好的生意”,网剧产业的崛起,只用了短短两三年。那么,网剧到底是否已赶超电视剧,网剧和电视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竞合关系?本文来稍作分析。
——电视剧遇拐点,大剧屡成炮灰——
网剧开年碾压电视剧的苗头,其实从年初就已经有所显现。春节过后,各大卫视打起擂台战,五部电视剧上映霸屏。但是,今年电视剧收视率下滑明显,除《孤芳不自赏》达到1.7%外,其余作品的收视率都在1%以下徘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剧市场全面爆发。卫视收视率排名第二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简称《三生三世》)在视频网站上映8日,全网播放量突破35亿。有业内人士认为,受“一剧两星”政策影响,在互联网大潮下,网剧的黄金时代将提前到来。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往年电视剧冠军的收视率大约在2%-4%左右,排行榜前五名应该都能达到1%。今年电视剧收视率简直惨不忍睹,排行榜TOP10中半数不及0.6%。”
这一情况,一直到2017年中,依旧没有改观。”新剧观察"剧本医生团队选出2017上半年国产剧最具代表性的几部“炮灰”大剧,这些剧的共同特点都是有阵容强大的卡司、播出前被制片方寄予厚望。
但是市场的风向变得太快,而一部大的电视剧筹备到播出,少则2年多则4年。跟在观众审美的屁股后面,就铁定死!
1.《轩辕剑之汉之云》 收视:跌破0.4
2.《上古情歌》收视:跌破0.4
3.《思美人》收视:高开低走,收视跌破0.5
4.《深夜食堂》收视:跌破0.3
5.《青云志2》收视:跌破0.2
6.《秦时丽人明月心》收视:在0.4—0.6徘徊
7.《大唐荣耀2》收视:跌破0.2
8.《求婚大作战》收视:跌破0.3
9.《新侠客行》收视:跌破0.5
(CSM52,4+)
——网剧赶超电视剧,有哪些现实优势——
1、从题材类型和制作口碑两方面定点突围
在口味飞速迭代的当下,对用户需求的洞察才是影视剧的核心竞争力。
从题材类型看,传统电视剧主要以谍战、家庭和古装为主;网剧的题材可以无限拓宽,如玄幻剧、穿越剧、犯罪心理剧、校园剧等,紧跟大众尤其是90后的内容口味。
从制作口碑看,很多视频网站,与正午阳光等传统大牌电视剧制作公司紧密合作,带来《如果蜗牛有爱情》、《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等叫好又叫座的网剧产品。
与传统电视台不同,视频平台正在建构一种正向循环,定点突围,打造“平台”、“用户”、“内容”三赢格局。
2、付费视频用户高速增长支撑网剧精品化
未来三到五年,拉动和支撑中国娱乐产业高速增长的引擎只有一个,就是付费视频用户的高速增长。这个时期中国娱乐产业虽然会有很多商业机会,但最大最主流、最成气候的商业机会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电影的商业模式做精品网剧。能与这一波机会在规模、速率、持续性和影响力方面相媲美的只有过去1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
精品剧站在风口上,相关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证明了这一点。炮制了《三生三世》、《孤芳不自赏》、《射雕英雄传》等爆款作品的华策影视披露2016年业绩时称,2016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4.75亿元-5.71亿元,同期增长0%-20%。
3、限薪令对网剧的影响远远小于电视剧
传统电视剧对于明星的追捧,造成了明星片酬居高不下。这也最终导致了“限薪令”的公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明确,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不过业内人人士也表示了在实际执行中困难重重,但是至少释放了降低明星片酬的信号。
“限薪令”的出台对于热衷追逐明星的传统电视剧来说,可能会受制于”限薪令“的高压,降低对大牌明星的使用率,让传统电视剧制作趋于健康发展;但对于原本就不依仗大明星的网络剧来说,”限薪令“并不会对他们的制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2017网剧整体版权交易规模将超电视剧——
通过数据梳理,我们发现,2017年整个版权市场正在产生拐点,也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播的剧,不管是电视台播出还是没播出的电视剧,网剧整体版权交易规模将超过纯电视剧市场的规模。
付费用户方面,2016年收入已经突破了100亿,人群在6000万左右。这个数据会高速增长,2017年年底付费用户人数超过1个亿,到2020年会超过2个亿。
视频网站为什么要发展付费用户?付费用户符合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立,因为广告的ARPU值非常低,2016年整个网络视频用户是6.8亿,但整个广告视频广告收入大概是350多亿,人均ARPU值约为50多元。2016年付费收入是100亿,ARPU值约为150元。这就决定了商业模式就互联网而言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2017年,头部电视剧的价格增长了200%,但网剧、自制剧的成本却增长了230%。这是一个现实,网剧的大投入、大制作也越来越多了。虽然,目前来看,品质、商业影响等等都能够结合在一起的产品相对于价格而言增长的太慢了。
如果静态增速最顶尖的剧以40%(计算),那么预计单集2020年会达到6000万,相当于1000万美金。中国的网剧市场已经在对标美剧市场。
——网剧和电视剧面临着同样劫数——
“网剧的黄金时代已到来”,这是业内当前的普遍论调,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网剧并没有超脱出电视剧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可以说二者正处在相同的困境中。电视剧领域当中的产能过剩、渠道不通畅、天价片酬、天价IP等问题,并不是广电领域所独有,在网剧行业中也同样存在。只不过,因为目前网剧还处在快速扩张的上升通道阶段,表现得并不明显。
1、电视剧的衰落并非全部源于网剧的冲击
当前的一大经典认知误区就在于,将广电体系某种程度上的下行,归结为以网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节目为主打的视频网站的冲击,进而认定是网剧的兴起造成了传统电视剧的萎靡。
然而事实是,从我国电视剧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即使没有网剧的热潮,电视剧行业本身也已盛况不在。仅就全国34家省级卫视的综合频道而言,他们当前面临的实际经营状况,其实已经捉襟见肘。
因为眼下,要购置任何“大IP电视剧”作品,两三亿元都已是起步价,按照一季度一部的保守估计,一家卫视每年仅购置电视剧的投入,就已有十几亿元,这还不包括同样昂贵的电视综艺节目;而全国电视行业的广告总额只在1000亿规模左右,再平均到各卫视,注定杯水车薪。
2、网剧崛起关键在于抓住“小镇青年”海量群体
在过去,传统的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大多是针对一二线城市观众而制作的,长期忽视这“4+1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小镇青年”。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小镇青年”被纳入到了包括网剧在内的网络文艺的受众体系,他们已成为我国文化娱乐消费市场的主体。网剧之所以焕发出了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是由于其在针对这“4+1群体”不断定向打造。
正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杠杆效应,将这长期沉默的“4+1群体”解放为我国文化娱乐市场的增量,推动了以网剧为代表的网络文艺的蓬勃发展。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战狼2》可以撬动50多亿元的票房——真正将票房纪录不断刷新的根本力量,还是来自这“4+1群体”所释放出的强大动能。
写在最后: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国网剧用户付费收入却只有30亿左右,这甚至不足以让一、二家主流视频网站盈利。这充分说明,困扰着我国电视剧的问题正同样困扰着我国网剧。归根到底,所以,不能将网剧和电视剧放置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下,简单地得出谁赶超谁的判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是一个内容的黄金时代,对于电视剧和网络剧的最终评价者还是电视端和网络端的每一个个体,忽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最终也终将被人民所遗弃。